李振声:麦田追梦者

 

  作者:陈芳、董瑞丰

  出处:节选自人民出版社20201月出版的《巨变:中国科技70年的历史跨越》一书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农业科技创新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迄今为止,共有两位农业专家先后登上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一位是研究杂交水稻近60年的袁隆平,另一位是文章的主人公,把精力和智慧全部献给小麦育种的李振声。 

  是什么让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是什么使他始终心系“三农问题“,心里时刻装着国家的“粮袋子”?又是什么让他不断引领农业科技创新的旗帜?李振声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业作点贡献,是这位“农民儿子”的质朴情怀。1942年的山东大旱,农民挨饿的痛苦情景深深地刻在少年李振声的脑海中,他立下誓言“必须解决吃饭这个头等大事”,这次人生道路上的经历让他为未来数十年的执着坚守立下一颗初心。 

  新中国成立之初,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麦亩产还不到100斤。1956年李振声调到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刚到西北,就赶上了黄淮和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这场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条锈病,导致全年小麦减产20%-30%。对比“体弱多病”的小麦,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这让对牧草有过一定研究的李振声陷入沉思。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麦草杂交”的设想启发了他在小麦育种改良上的科研思路。 

  科研的艰辛超出想象,为了寻找与小麦杂交结实率高的材料,李振声团队先后尝试了12种牧草。最终,长穂偃麦草脱颖而出。尽管如此,李振声和同事们先后克服了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等三个远缘杂交难题,并做了大量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在小麦的育种改良工作中,人工选择是奠定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的。1964614日,在经历了连续40天阴雨之后,天气突然暴晴。实验田里的1000多份杂种几乎全部青干了,只有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份难得的材料,经过两次杂交,终于育成优良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1979年,“小偃6号”开始参加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着“要吃面,种小偃”的说法。“小偃6号” 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以上,当时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小偃6号”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 

  不言而喻,“小偃6号”的成功证明远缘杂交对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性,但远缘杂交难度大、耗时长、别人很难重复。为了缩短育种时间,李振声另辟蹊径,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项原创性成果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试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 

  李振声的大事业不仅在小麦育种里,还体现在对国家农业安全的战略规划上。做科研几十年之后,他逐渐把目光转到了宏观农业的发展上。“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技术来不得半点马虎。李振声越来越体会到,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必须让技术长在泥土里。 

  1985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三年徘徊,但人口却一下子增加了5000万。当时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李振声代表中科院参加了这次会议。“一个大国,怎么寅吃卯粮?“国以粮为天”啊!”。可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李振声明白要实现大面积粮食增产,还要靠土、肥、水、种等综合措施的改善;要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只有到田里去,到群众中去。会后,他带领中科院的农业专家,通过翔实的实地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据他们测算,如果我国粮食在8000亿斤的基础上,要增加1000亿斤的话,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在国务院的支持下,他组织了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的治理工作。在实施的6年中,黄淮海地区增产粮食504.8亿斤,与预期计划吻合。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富国强民的共同理想不懈奋斗的伟大实践, 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件值得记录、传承和激励后人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大事。李振声在总结这件“大事”时说:“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而自己又能干的事,确实看准了就要先做起来,不要贻误时机;只要做好了,就会得到国家的认可。” 

  “搞研究很重要的就是从国情出发”。李振声不停歇地追寻着农业科技的创新目标。

  2011年,围绕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增产,李振声认为高产区粮食增产难度加大,而中低产区增产潜力巨大。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环渤海三省一市的中低产田上,牵头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两年后,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通过研发、集成、示范推广耐盐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等措施,提高环渤海低平原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的粮食增产能力。2013年,即项目启动的当年,82岁的李振声先后8次前往沧州看他心爱的麦子。令人难忘的是在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当清晨的阳光倾斜地照射着麦苗,李振声的身影早已屹立在略带一丝寒意的微风中。人们难以想象前一天他刚刚经历了旅途颠簸,也似乎忘记了这是一位出门需要带呼吸机才能休息的老人。 

  由于长穂偃麦草耐盐性强,以它为亲本培育的耐盐小偃麦新品种“小偃60”具备耐盐、抗旱、高产、稳产等优点,适宜在土壤含盐量0.3%以下中轻度盐碱地上种植,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试验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9%-11.4%,成为渤海粮仓示范推广的主导品种。为了加强小麦耐盐育种工作,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小偃麦种质规模化创制体系,并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小偃麦耐盐特性的方法。“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在河北、山东、天津和辽宁示范推广8016.7万亩,增粮209.5亿斤,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创新精神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素。建国70年来的科技发展,是一条”中国式“的创新之路,也是李振声的麦田追梦之路。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到耄耋老人,李振声等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麦“相承,用滴落在土地上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如他所愿“在祖国的大地上,农业会持续发展,农民会不断增收,农村将走向繁荣”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正是有了他们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求索,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底气,可以响亮地喊出:“中国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诵读人:遗传发育所 郑琪 课题组执行组长/副研究员

 

  • 编辑人:
  • 审稿人:
  • 下一篇:王赤:50年,科技人谱写“东方红一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