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光明日报】青藏科考队的科考成果显示:影响20亿人口的“亚洲水塔”最重要却最脆弱

  

  “亚洲水塔”,是指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高山地区,这里是亚洲十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除南极和北极以外冰雪储量最大的地区,该区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还影响着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多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评估了全球78个水塔单元的重要性,亚洲水塔占据16个,是全球最重要的水塔,也是全球最脆弱的水塔,其脆弱性和风险性需要引起重视!”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在今天的成果发布会上强调。

  12月1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成果发布会,正式发布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及应对科考成果,其亮点引发关注。

  亚洲水塔是全球最脆弱的水塔 

  姚檀栋院士介绍,他们通过综合分析包括冰川、积雪、降水、地表水等指标的供水指数和包括生活、工业、灌溉、自然用水的需水指数,建立了反应反映水塔重要性的水塔指数,评估了全球78个水塔单元的重要性,发现全球78个水塔单元中,亚洲水塔占据16个,而且是全球最重要的水塔。

  “我们的研究发现,印度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恒河-雅鲁藏布江是亚洲水塔中重要性排名前5的水塔单元,印度河水塔单元则以其丰富的水资源量和下游生活与灌溉的超级需水量而位居全球水塔单元重要性之冠。”姚檀栋院士说。

  “同时,亚洲水塔是全球最脆弱的水塔。我们通过综合分析水塔单元的水压力基线、政府水资源管理效能、水冲突、气候变化、GDP变化、人口发展指数等因素,评估了全球78个水塔单元的脆弱性。评估发现,亚洲水塔也是全球最脆弱的水塔。阿姆河、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锡尔河、塔里木河是亚洲水塔中脆弱性排名前5的水塔单元。印度河水塔单元也位居全球水塔脆弱性之冠。预计到2050年,该流域人口将增长50%,GDP将增长近8倍,温度将升高1.9℃,降水将增加0.2%。这些都将导致印度河水塔单元的脆弱性越来越大。”姚檀栋院士介绍。

  亚洲水塔变化加速全球变暖 

  姚檀栋院士介绍,亚洲水塔是全球变暖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的2倍。在气候变暖变湿背景下,亚洲水塔正在发生固液比例失衡的突变转变过程。主要特征是固态的冰川—冻土—积雪的加速液化和液态的湖泊与径流的明显增长及其所伴随的水循环过程加剧。

  “过去50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公里缩减至4.5万平方公里,退缩了15%;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由150万平方公里缩减为126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6%;青藏高原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数量从1081个增加到1236个,湖泊面积从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受冰川融水径流量增长影响,雅鲁藏布江、印度河上游年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姚檀栋说,这些变化导致亚洲水塔的灾变风险日益增大,冰崩、冰湖溃决等灾害加剧。

  “另外,亚洲水塔变化正在引发季风环流的重新调整,进而影响中国东部和亚洲环境。积雪作为亚洲水塔的主要组分,是活跃调制节印度季风降水的主要因子。亚洲水塔变化伴随的水循环过程还调节着生态系统过程,导致生态系统的链式响应。在湿润条件下,气候变暖会促进生态系统碳的净吸收,从而减缓全球变暖;在干旱条件下,气候变暖将会抑制生态系统碳的净吸收,从而加速全球变暖。”姚檀栋说。

  如何应对亚洲水塔变化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将亚洲水塔科考国际前沿成果快速融合于国家和区域水资源水安全应对战略。”姚檀栋介绍,

  针对雅鲁藏布江冰崩堵江灾害,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协调多方研究力量,快速完成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冰崩堵江事件科学评估报告》,为西藏自治区的后期减灾行动提出了可实施的科学方案;接着迅速建立了雅江冰崩堵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在堵江点架设了10米监测塔,利用全天候监控技术对堵江点进行不同角度的定时监测,同时开展了气象—水位实时监测,监测数据通过卫星和移动信号传输到科考办数据平台,成功实现了预警。

  据介绍,针对樟藏布冰湖溃决灾害,第二次青藏科考队目前正在着手建设樟藏布次仁玛错冰川灾害链监测预警体系;针对亚洲水塔水汽输送,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采用前沿科学问题和高新技术结合的创新模式,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开展了亚洲水塔三维立体观测,提出了亚洲水塔观测—模拟—预警一体化集成方案,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经典案例;针对亚洲水塔最敏感的冰川变化,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完成了《关于我国冰川变化影响及对策的报告》《加强中国冰川变化监测的总体方案》等报告,为国家战略决策服务。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