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新华网】青年科学家施一:一个寻找病毒“软肋”的人

  

    埃博拉、H7N9、寨卡……这些突发传染疾病仿佛一支支暗中蛰伏的利箭,没有人知道下一个被瞄准的是谁。当普通人“谈虎色变”之时,却有一群人力图揭开病毒的神秘面纱,寻找制约的手段。

  出生于1985年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曾多次参与揭秘突发病毒性传染疾病传染机制和原理的工作,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作用机制及针对病毒特性研制药物作出重要贡献。

  敢想敢做:他从团队中脱颖而出

  2012年,中国科学院病原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的年会上,一群年轻人应中科院院士、著名病毒微生物学家高福的要求立下“军令状”:确定自己两年内的学术目标。

  “我当时下决心,一定要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都发表论文。”施一回忆,导师不仅给他们施压,同时也鼓励他们,一定要敢想敢做,“高老师说,想都不敢想,肯定做不成”。

  敢想敢做正是施一的性格,也成就了他的脱颖而出。2007年刚进入微生物研究所,22岁的施一就迎来了导师对他的第一个考验——接手做一个即将毕业的师兄没有做成功的课题。

  “本来按照流程来说,每个进入研究所的新人都应该在前辈的带领下操作第一次课题。但是当时情况比较特殊,带我的师兄即将毕业,我只能自己上。”曾经在中科院做过毕业设计的施一并不把独立做课题当做困难,自学技术、四处请教、查阅资料、总结经验、不断调试,仅仅一年后,他就向导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案。

  2009年,施一进入高福院士的新发突发病毒小组,开启了长期与突发性传染病毒“亲密接触”的工作序幕。埃博拉、H7N9、寨卡都成为团队的目标,了解它们为什么会在人体中感染、又是如何作用于人体细胞,是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这场不见硝烟、不闻枪声的“战争”中,施一和同事一起在实验室中努力找寻病毒的“软肋”,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靶向依据。

  病毒无国界: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

  施一所在团队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近年来国际病毒学领域的一大突破。

  2014年至2015年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国家造成了1万余人死亡,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但是,人们对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欧美国家的科研人员迅速启动了相关研究。

  施一所在团队也迅速进入这个研究领域。最终,这支起步并不算早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一种新的囊膜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并先于国际同行将文章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或许我并不会出现在传染病病发的地区,但是术业有专攻,在实验室研究病毒是我的专长。”实验室成了施一研究病毒的主战场,8年来,尽管他很少走出实验室,研究对象却跨越国门,延展到了地图上的许多地方。

  “在全球高度联系的今天,我们不能只顾扫自家门前雪,世界上不管哪里暴发了传染性疾病,我们都应该关注。”施一说,近年来,很多突发病毒性传染病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隐患,应对稍有不及时,就可能影响到国民切身利益。“研究不仅是为了援助别国,更是为了保护自己”。

  永不放弃:总会拨开云雾见天日

  “你们最近在研究什么,告诉我,我们就不去研究了。”在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一位外国同行对施一他们半开玩笑地说。

  玩笑背后是对施一所在团队的高度认可。他们的团队成立以来,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发表于多个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施一自己也完成了2012年立下的“军令状”。“现在国际竞争特别激烈,行业内所有人都是争分夺秒,如果比别人慢了一步,之前的工作就白做了。”施一自豪地说,中国团队在研究速度上常常会给国际同行造成压力。

  不过,出成果之前,在科研的“冷板凳”上,施一曾经也动摇过。2011年博士毕业后,要不要继续做科研,一度成了他每天都要问自己的问题。在与家人沟通中,妻子问他,如果不做科研,之前的学习和经历不是都浪费了吗?

  “这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决定咬咬牙坚持下去,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坚持下来的施一总结,困难总是暂时的,再坚持一下,也许就换来“拨开云雾见天日”的结果。

  如今,施一已经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他说,在继续研究突发性传染疾病的同时,未来也会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一边研发攻关,一边把前期的系列重大成果用于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实践。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