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失落半个多世纪后的乌鲁木齐兽头骨今回归故里

  

  

  李氏乌鲁木齐兽(Urumchia lii)标本

  新疆准噶尔盆地二叠三叠纪地层分布广泛,出产大量的四足动物化石。最早袁复礼1928年在新疆吉木萨尔县三台大龙口发现过水龙兽动物群。后来在新疆地质调查所工作的李逢源在乌鲁木齐河西岸的仓房沟发现过四足类化石。李逢源1951年到北京参加地质会议,带化石请杨钟健鉴定。这块化石地层并不清楚,起初定为二叠系。化石属于兽头类,命名为李氏乌鲁木齐兽(Urumchia lii), 化石编号IVPP V 702。这个化石和南非发现的雷氏兽Regisaurus很相似。当时兽头类只在南非卡鲁系有所发现,而从未见于其他地方。

  1952年新创刊的《Acta Scientia Sinica》(《中国科学》英文版)发表了乌鲁木齐兽研究成果的英文版文章,而中文版文章则于1953年发表在《古生物学报》。1963年孙艾玲赴李逢源指示的化石产地,断定地层为韭菜园组,时代与南非一致。

  在文革中,杨老仍然保持与国外同行的联系。当时法国的Mendrez女士在进行兽头类的研究,请求杨老寄模型过去。不过由于杨老的秘书下放干校,可能是其他工作人员误将头骨标本当作模型邮寄到法国。当Mendrez收到就发觉了并告知杨老。杨老1978年去世,而Mendrez不幸死于火灾。古脊椎所追踪化石线索,始终下落不明,后来的研究者都只有观察模型。

  2017年10月26日古脊椎所刘俊接到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古两爬部的负责人N. E. Jalil 的电邮,告知发现了古脊椎所的标本,并愿将标本归还古脊椎所。通过交流,Jalil的学生近期恰好要来中国观察标本,就委托她带回标本到古脊椎所。2018年1月15日Chloé Olivier来访,正式办理了归还了标本的手续。失落半个多世纪后的乌鲁木齐兽头骨终于回归故里了!(刘俊供稿供图)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