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地质地球所基于密集台阵的噪声成像方法研究新疆喀拉通克矿区浅部地壳结构取得进展

  

    新疆北部喀拉通克矿区位于阿尔泰造山带北缘,是中亚造山带内的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硫化物矿产资源丰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近地表(0~800 m)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增产十分不易,寻找深部隐伏矿床是目前矿区找矿工作的一项重大挑战。前人应用重---人工源地震勘探等方法对矿区结构进行研究后,仍不能掌握矿区精细的地下结构和清晰的矿/岩体分布,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法开展研究。近年来发展的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方法被广泛运用到浅层结构的研究工作中。相比传统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基于密集台阵的噪声成像方法具有探测范围广、探测精度高的特点,是一种经济环保的方法,有望揭示矿区地下的精细结构和矿体分布。 

  1 喀拉通克构造地质概况、地震台阵和岩体群分布。(a)台阵分布(b)矿区地理位置和周围地震活动性分布(c)主要岩体群分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壳幔结构探测学科组硕士生杜培笑、李扬在导师吴晶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与本所王建研究员、韩春明研究员、赵亮研究员和肖文交院士及西澳大学Mark Lindsay教授与袁怀玉教授合作,在喀拉通克矿区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100台单分量短周期密集地震观测,并采用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对20186~8月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分析,成功获取了矿区下方浅部地壳(0~1.3 km)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 

  研究发现,0~0.5 km深度范围内,矿区主要含矿岩体呈现不同的速度特征,推测含矿岩体间的速度差异主要与岩体矿化程度有关。在矿区中部的0.7~1.3 km深度范围内发现明显的低速区,推测其可能为早期的岩浆通道、矿区地层或是矿化区域。在矿区西北和东南区域内的0.7~1.3 km深度范围,发现高速区,认为可能与早期岩浆上涌留下的辉长岩、苏长岩以及橄榄辉长岩有关。 

  2 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左)和二维剪切波速度切片(右)。(左)上图黑色线为0.1-0.7 km深度内Y1~Y3的位置分布。红色矩形为Y1Y2西北端下方0.1-0.7 km深度内的低速区,蓝色矩形为Y2东南端和Y3下方0.1-0.7km 深度内的高速区;(右)蓝色线和黄色线为喀拉通克含矿岩体Y1-Y9的位置分布           

  本研究是被动源地震观测密集台阵噪声成像方法对喀拉通克矿区含矿岩体分布研究的首次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是揭示矿区浅层精细结构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对矿区的深部找矿工作以及成矿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将来联合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发展高分辨、多物理属性的结构成像方法,以获取壳幔精细结构和精确的矿体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研究成果发表于Minerals。(Du P, Wu J*, Li Y, Wang J, Han C, Lindsay M.D, Yuan H, Zhao L, Xiao W. Imaging Karatungk Cu-Ni Mine in Xinjiang, Western China with a Passive Seismic Array[J]. Minerals, 2020, 10(7): 601. Registering DOI: DOI: 10.3390/min10070601)(原文链接)。成果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Grant No. 2017YFC06012062017YFC1500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rant No.41574055),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Grant No.11731210)联合资助。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