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心理所通过问卷调研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的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现状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对公众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以往对于大规模暴发的传染病对公众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发现,当疾病发生时常伴随着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增加。医护人员战斗在救死扶伤的一线,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和暴露于创伤环境中,使得他们面临情绪健康风险。同时,普通大众的情绪健康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并且,公共卫生事件给民众带来的情绪健康影响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及时了解疫情下民众的情绪状况和心态,对于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进行干预至关重要。

  为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的科研人员通过网络开展了两项调查,2020年2月18-20日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和广泛性焦虑问卷(简版)收集有效问卷1499份,2020年2月21-22日采用抗疫心态问卷收集有效问卷25218份,了解分析疫情当下民众的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现状。

  当前民众的情绪健康状况 

  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近三成的调查对象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参加调查的民众中,6.8%的人抑郁分数较高,属于高风险群体,20.7%有一定的抑郁倾向,如不能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干预和调整有加重成为高风险的可能。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抑郁方面得分最高,其次为31-40岁人群,41-50岁中年群体的抑郁水平最低,50岁以上群体的抑郁水平又有所升高。

  

  图1 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抑郁水平

  参与本次调查的民众中22.4%的人具有明显的焦虑问题。在焦虑程度上,呈现出青年人得分更高的趋势,但年龄间的焦虑程度差异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同时,不同学历的调查对象焦虑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的焦虑程度要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下人群。

 

  图2 不同学历群体的焦虑水平

  不同婚姻状况民众的抑郁程度呈现显著差异。已婚群体的抑郁程度要显著低于未婚和离异群体。在焦虑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已婚人群的焦虑总体得分上略低于未婚和离异人群。

 

  图3 不同婚姻状态群体的抑郁水平

  与2008年情绪健康状况的比较 

  该研究将当前疫情下的国民情绪健康与2008年的全国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本次调研结果的抑郁平均分高于2008年我国国民的抑郁总得分,有抑郁倾向的群体和高风险群体的占比均高于2008年全国调查的结果。

  图4 与2008年全国调查的抑郁情况对比

  调查结果显示,抑郁和焦虑状况处于最高水平的均是无业待业人员,其次为放假待命人员和在家工作人员,到岗工作人员的抑郁和焦虑水平都是最低的。不同职业群体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处于失业状态下群体的抑郁水平最高,其次为私营企业工作人员;接下来是个体经营或创业者与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抑郁水平相对较低。失业状态下群体的焦虑水平也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类型的群体。

 图5 不同工种群体的情绪健康状况

  深蓝色为不同工种群体的抑郁得分

  浅蓝色为不同工种群体的焦虑得分

  当前民众的社会心态 

  此次调查根据面对死亡的哀伤五阶段(否认、愤怒、不甘、抑郁、接纳)(Kübler-Ross,1969)自编问卷。关于当前所处的阶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体调查对象中,22.9%处于否认阶段,21.7%处于愤怒阶段,48.9%处于不甘阶段,6.6%处于抑郁阶段。这一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和学历之间无显著差异。

  调查通过口罩分配问题评估公众在压力下的利他倾向。以朋友为参照点来比较,结果显示,分配给医务工作者的数量显著高于给朋友的,分配给公务员的数量显著低于给朋友的。与其他地区相比,湖北的调查对象比其他地区分配给别人的口罩数量都更多;与零新增省份相比,湖北省和其他有新增确诊省份的调查对象都倾向于更多储备口罩。

  图6 对不同对象的利他意愿分布

  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 

  基于上述结果,该研究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1.继续加强公众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与心理疏导 

  疫情出现后,我国心理学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行动起来,为公众提供讲座、文章、动画等各种科普宣传,并在对专业人员的组织和培训基础上开设了心理热线、视频咨询等多种公益心理服务,这些工作是对公众心理健康的有效帮助。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阶段,仍需继续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利用线上方式,引导民众积极开展自我调节,通过科普文章、在线讲座、网络咨询、电话热线等服务形式,确保心理健康公益资源对各类人群的可得性。

  2.预防和应对疫情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并不会随着疫情消失而很快消失。基于以往研究和工作经验,疫情下许多个体面临丧亲或丧亲风险、经历未曾预料的困境,会增高疫情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障碍等问题的发生率。疫情不仅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它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也会加大心理问题的风险。在疫情后,需要针对延迟发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开展预防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对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和人群,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需要引导帮助民众重建有益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健康生活方式;对经历特定事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高危人群进行适时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供专业干预。

  3.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与疫情防控的各方面工作一样,有序的组织是心理健康工作发挥效能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在逐步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而“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也日益显现,集中体现在 3 个方面:相关法律不健全、管理体制不明确、运行机制不畅通”。未来需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并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与此同时,需大力提高我国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与意识。

  研究论文现已发表于《科技导报》:

  论文信息:

  郭菲, 蔡悦, 王雅芯, 李月漪, 陈祉妍. 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的情绪健康和社会心态现状[J]. 科技导报, 2020, 38(4): 68-76.

  GUO Fei, CAI Yue, WANG Yaxin, LI Yueyi, CHEN Zhiyan. Emotional health status and social mentality of the Chinese general public during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pandemic.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2020, 38(4): 68-76.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