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青藏高原蒸发皿蒸发量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蒸发皿蒸发量是反映水热环境的综合指标。在过去几十年内蒸发皿蒸发量在全球范围的很多区域都呈显著下降的趋势,这与气候模式预设的增温导致潜在蒸发增加的假设相反,从而引发了所谓“蒸发悖论”的学术研究热潮。最新的研究发现一些地区的蒸发皿蒸发量在近期又呈现增加趋势。素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例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等。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暖,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水热环境的变化较显著,例如冰川急速退缩、冻土加速消融以及植被的严重退化等。水热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青藏高原的产水过程,将会对整个青藏高原的气候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区域而言,作为水热环境综合指标的蒸发皿蒸发量,研究其变化趋势及原因对于理解该区域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组根据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PenPan 模型重新进行参数化,模拟青藏高原过去42年(1970-2011)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此外,采用敏感性分析和贡献率模型,根据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从定性、定量两个视角分析了青藏高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与主要由风速的下降和相对湿度的增加引起的全国蒸发皿蒸发量下降不同,青藏高原地区的蒸发皿蒸发量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除此之外,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影响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因子不同:1970-2001年间,青藏高原的蒸发皿蒸发量的显著下降主要由于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减弱引起的;2002-2011年间,蒸发皿蒸发量的显著增加则是由水汽压的增加所引起的,这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的环境决定的。在全球蒸发皿蒸发量发生阶段性变化的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及原因有助于深入认识“亚洲水塔”地区水热环境变化机制及其对产水量的影响,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决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该研究结果于2018213在线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上,DOI: 10.1002/joc.5431,博士研究生张存桂为该文第一作者,沈彦俊研究员为该文通讯作者。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