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文化园地

没有特色,不成文化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郭传杰

  


   特色不能等同于特长。有特色是基本要求,有特长是更高要求。办学规模与特色并无必然联系。办学强调特色并非排斥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特色是大学文化的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中的亮点。建构、形成办学特色,就是建构大学文化。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迅速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已令世人瞩目。但是,与此同时伴生的特色欠缺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关切和社会的关注,有的学者对此甚至戏称为“千校一面”现象。
    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我们行走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大街上,看到的行人都穿着一色的灰制服,看到的楼房都是一排排的“火柴盒”。改革开放的春风融化了这些统一规范的生存模式,人们的视野中,看到了更多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花样。当建筑、服饰文化的多样性、特色性作为价值取向逐步被社会接受的时候,而作为本质上是文化机构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缺乏特色的忧虑,这的确值得重视、需要研究。否则,缺少特色将有可能不幸成为我国大学的一大特色。

特色是文化现象的基本色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属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或组织的血脉与灵魂。文化的多样性或说文化的特色,是与史俱来、因地而别的客观存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多样性依然凭其独自的魅力各放异彩,而不是被某种“强势”文化所统一,这就彰显了特色文化的个性力量。“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意就是承认并尊重文化的特异性。没有各显特色的多样文化,世界将是寂寞的,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没有各具特色文化的组织或地方,其文化状态必然是贫瘠的。作为客观存在的文化多样性,显示出不同人群独特的美丽和智慧,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文化具备多样性的特色,这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没有特色,不成其为文化。
    大学是教育机构,也是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文化组织。著名的克拉克·柯尔统计揭示了一种历史现象:大学是人类社会最长寿的组织之一,是社会组织的常青之藤。如何解读这一现象?我想,大学在本质上非完全功利的文化属性恐怕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从这个逻辑出发,每个大学天然地都应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不同的大学正是凭借自己独特的文化熏陶,培养出一批批带有本校文化印记的毕业生,以适应社会不同的需求。最近,看到一则报道,某市有两所文化积淀厚重的百年大学,其中的一位校长说:“走在大街上,我能分出哪些是我校的学生,哪些是XX大学的学生!”我想,这应该不是自吹,而是对其办学特色的自信。差别形成特色,特色构成文化,文化就会成为这个组织的名片。
    什么是大学特色?
    一个社会组织,既然称之为大学,肯定都具有同类的共性,例如,都有学生、教授,有校舍、校园,都重视学科建设,都有自己的理念、目标。我们说,大学特色不是指这些基本构成,这是用以区别它是大学、是政府、还是企业等组织的要素。大学特色是指能区分这所大学与那所大学的东西。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说: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这没有什么了不起;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寺院与教堂,也不能说有很高的鉴别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大学特色,就是能辨出“同中之异”的东西。
    大学特色,可表现为多种内容,体现在多个层面。
    首先,表现在办学理念与目标上(即Vision和Mission)。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成这样的大学,这是办学的基本要旨、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文化特色的本质所在。理念和目标,往往是建校之初由创办者在调研论证、深思熟虑基础上提出的,在一定历史时期之内,是需要坚持操守,而不能随风而变、随令而改的。文化与传统不能分割,只有尊重历史、长期坚持,才能不失故我、形成优秀的文化遗存。当然,从更长的时间域观察,也会与时俱进、与社会互动。
    其二,表现为校风、教风、学风上。此“风”即为风格。能成为风格,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风格既不是贴标签,也不能靠包装,要在实践的长期互动中,浑然天成。表现为风格的文化,就是这个群体思维时的共同价值判断,行为时共识的潜规则。这几种风格交迭共辉的结果,就是学校之风格了。国有国格,人有人格,校亦有校格。校格是大学特色的核心要素之一。
    其三,表现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办好大学的关键在有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无大师,大师多少,反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强弱。是否算大师,还不能光看学问深浅,同时还要看其育人影响、品格高下。仅有学问,未必堪称大师。当然,仅有大师云集,也未必能成功地办好一个大学。合理的队伍结构、人尽其能的软硬环境,也是决定学校兴盛发达的重要条件。
    其四,表现在学科建设上。学科建设是实现办学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从传播知识的角度,应有相对较全的学科群谱,以使学生有足够宽厚的知识结构。但是,从创新知识的角度,只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任何一所大学,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领域都能领先于人。但想成为一流大学,必须根据自身的基础和实际,在若干领域占据一流地位、形成独有优势、发挥重要影响。特色学科是大学特色的标志之一。
    此外,区别学校不同之处的还有不少因素,例如规模的大小、地域的好坏、经费的多少等等,也对学校的发展质量、特色形成有一定影响,但都非本质性内在特征,只是表象之别。
    关于对大学特色的理解,我想,还有三点值得讨论:
    一是特色不能等同于特长。有特色是基本要求,有特长是更高要求。人无我有或人有我无,都算是特点、特色。但当特点发展成了被广泛认同的比较优势,具有制高和引领地位,为他人一时难以企及时,才算是有特长。一流大学,必有各自的特色。没有特色,肯定成不了一流。当然,有特色的大学并非都是一流。“一流”也不仅仅属于研究型大学,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学都可以有自己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绝非都是一流。一流应该不仅优秀,而且卓越!
    二是办学规模与特色并无必然联系。不能说规模小就不好。日前,《环球时报》刊载了其记者对普林斯顿大学女校长雪莉·蒂尔曼的专访。在回答关于普大为什么不设商学院、医学院时,她说:“一旦设立,会分散我们的精力。”“规模不大,学科不全,恰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正因为我们不需要什么都做,我们才能够集中精力和资源干好两件事,一是非常严格的本科生教育,二是非常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我们把这两件事做到了极致。我们认为,小也是一种美!”当然,同样,我们也不能说“大规模、综合性”就不好、就没特色。清华、北大规模大、综合性强,照样有特色、有水平。为什么不好?关键是看你有无条件,是否实事求是,是否有自己的创意和创新。
    三是办学强调特色并非排斥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全面提高素质,这是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人才培养途径。MIT和加州理工具有强烈的理工学科特色,重点学科的研究工作都引领着该领域的潮流。但是,在学生培养方面,坚持“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的理念,因此培养出的人才多有大家之气。中国科大办学重质不重量,科研求精不求全,呈显强烈的理工特色。但是,为了培养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才,仍然重视人文、社科教育,从哲学、政治到文学欣赏以至琴棋书画、陶艺茶道,一应俱全,目的就是让科大学子既有与众不同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又能受到全面的人文精神熏陶。

为什么会出现缺少特色的现象 

    大千世界,因万千物种各显特色而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世间名校,因独具特色而绵延百岁、各领风骚。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因有“多元一体,和而不同”这样的睿智哲思,使中华民族久远博大、繁荣和美,我国古代教育中两千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这样的教育思想。然而,到了今天,为什么作为教育、文化组织而存在的大学反而因缺失特色而有隐忧呢?
    究其原因,是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综观世上所有水平上乘、特色鲜明的大学,无一不是办学主体在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环境下逐步形成的。当办学主体尚缺乏较充分的自主权,当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还存在着扭曲现象,当办学资源的配置还主要是靠各级政府“有形的手”操控的情况下,高校的办学模式趋同、办学特色缺失就是不可避免的“天然产物”了。
    二是传统思维中某些弊端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弘扬光大的优秀精品不胜枚举。但是,无可否认,几千年的历史淀积中,也不乏一些消极的东西甚至糟粕。例如,重名轻实。无论做什么,名正才能言顺。正因为有这种社会性的思维传统,因此在中国大地上才能一次次地刮起改名升格风。而在西方式的思维中,重的是有含金量的品牌,而不是追求名份大小,你叫美国大学、日本大学好了,我自“岿然不动”,仍叫我的某某“Institute”,挺好。又例如,三六九等,官为本位。为体现重视,给你相当某某级。官阶越高,辖区应该越大。因此最高级别的大学,规模自然不能太小。于是,为升级别,求大求全就是理所当然的行为取向了。
    三是不合教育规律的评价误导。一个时期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发育和高教事业的发展,社会上给大学列排行榜的机构迅猛增加,势如雨后春笋。其中,严谨评价者有之,以营利为目标者也大有人在。这很正常,本无可厚非。但糟糕的是,评价严谨的结果只在学界得到认同,以营利为目标者则要的是广告效应。某些不合高等教育规律的评价报告在中学和社会上广为播散,普通家长、广大受众只得跟着这些结果走,这又反过来再影响大学主体的定位和定向。与评价指标不合拍的办学特色,就在这种舆论中被淹没,以致消解了。
    四是缺少真正懂得现代高等教育的思想理论大家。在中国土地上创办世界级的著名大学,必须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理念、发展过程、办学方略有深刻理解,同时,又必须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现实国情有深刻认识,在消化、吸收、融合、创新的基础上,才能提出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方略。这是一个探索性极强的大题目、难题目。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体制的改革尚处于向深层攻坚的过程之中,高教事业的发展已成为空前迅猛之势,我国的教育理论创新人才准备不足,这本在情理之中。应该说深谙教育规律的专家有,但如当年从德国归来的蔡元培先生者少。何况,当前整个社会就缺乏重视真正创新的文化土壤。在急功近利、浮躁成风的情势下,模仿、照搬容易,深层思考基础上的创新则难。因此,在讲“创办一流”的大题下,有些学者要么言必称牛津、哈佛,有的只知强调中国国情。我以为,两者各有偏颇,唯一出路是结合、创新、再创新。

要把构建特色作为大学发展的文化战略予以长期坚持 

    特色是大学文化的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中的亮点。建构、形成办学特色,就是建构大学文化。而文化的建构不同于建筑一座楼宇,开设一门学科,它必须是缓缓积淀的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文化的发展路径曲折而独特,它是人群、制度、环境、发展阶段的函数,时空条件影响文化发育,文化又会再作用于制度的执行效果和人群行为习惯。因此,必须把办学特色作为大学发展的一种文化战略,给予高度重视和长期坚持。
    一是学校自身对特色问题要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没有特色和特长的社会组织,必然会因为其失去存在价值的依托而面临生存危机,大学也是如此。没有特色优势,在激烈竞争中,如何赢得持续生存需要的资源和空间?因此,有无办学特色,首先关涉的是生存战略问题。然而,作为培养人才、创造知识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高等学府仅从工具价值层面去理解特色问题是不够的。因为观念认识上的不到位或错位,都会直接影响到行动的效果。特色问题,本质上应该是大学为适应不同社会需求,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及创新知识、引领社会进步所必需的。就是说,追求特色就是追求卓越,它是与办学理念密切相关的。因此,作为大学的责任者,必须从社会价值和发展战略的层面上对特色问题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把办学特色作为发展理念的重要部分给予高度重视。
    二是政府和社会要为大学的健康发展提供足够宽松、良好的制度及舆评环境。大学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它的发展自然会受到时代变化、政府权力、社会舆论的左右和影响。但是,大学又是一个有特殊使命、特定文化的智力型、学习型组织,决策者和社会舆论要为其改革发展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一刀切式的指令性制度安排,急功近利的各类检查评估,更不用说那些不合规律、五花八门的评测排行,只能对大学的科学自主发展产生牵制或误导。我们期盼着政府和社会为大学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是要大力加强关于大学文化问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推进。大学的发展既要在实践中探索,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失误,受损失的只是其物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如果大学的发展一旦出现偏误,受影响、受损失的将是一批批鲜活的年轻人!因此,大学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摸石头过河,特别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当我们面对外部诸多压力或诱惑的时候,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作到行动上的坚定。否则,即使坚持了,也是盲目的,盲目的坚持是不可能持久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正经历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深刻转型。伴随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的过渡,大学这一以知识传承、知识创造而服务社会、引领未来的组织,承载的历史使命将更加厚重,其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著名的大学也多在思考、在行动,以求在这轮变革中再引潮头。这一世界性的普遍走向,已与在改革开放中获得高速发展的中国大学开始形成全面互动。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加强关于大学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如大学的本质、功能、发展战略等等,进行研究和探索,不仅在实践上必要,在理论创建上也是个机遇,应会有所作为的。在有关大学发展问题的研究中,大学文化的问题具有基本性、核心性的地位,其研究成果将会成为我国大学改革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有力促进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大学进入世界一流。
    马克思在讨论精神世界问题时,曾这样向对方发问:“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也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是,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是的,如果我们都深深地认识到了作为文化组织的大学,应该以特色为美、以特长为优,并不懈地为此目标而努力推进以后,我们眼中的中国大学将不再是似曾相识的一般面孔,在千百所大学的美丽风景线上,定会展现出姹紫嫣红、多姿多彩的满园春色!

(转自《科学时报》2006-04-25)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