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邮件登陆 办事指南 院机关平台 中国科学院
 
理论学习
首页 >> 党的建设 >> 理论学习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学习江泽民文选体会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8月7日接见国防科技专家论坛讲话中,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著名论断,并提出“加强人才中介机构和科技服务组织在人才开发中的作用。要形成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打破单位、部门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培育并形成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机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这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第一次对人才市场的高度概述,也是各级人才中介机构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培育和建立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人才市场的目标模式选择

    人才市场是利用市场规律调节人才供求的一种机制,人才及人才服务机构、人才交流场所、社会保障制度等都是其组成要素。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保障人才市场正常运行的中介组织,是经营有形人才市场的市场主体。其基本功能是在企业和政府、企业和市场、企业和企业之间发挥沟通、服务、协调、公证和监督作用。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有以下职能:一是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如人才推荐、人才培训、人才测评、人事代理、国际人才交流等业务;二是经营有形人才市场,沟通市场供需双方,为各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服务;三是人才供需的枢纽和窗口,通过职业指导、人事咨询服务和职位分析等手段,开发人才资源;四是承担部分社会化人事管理职能,通过对失业人才的管理与促进再就业服务,为流动人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人才市场的目标模式既不是欧美高度自由式,也不是日本内流主导式,而是有中国特色符合初级阶段特点的人才市场发展模式。这个发展模式决定着我们的基本政策和举措。根据我国的国情,人才市场的目标模式,应是在国家人才规划指导下,建立以人才市场为调节主体,并能有效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人才流动机制,用市场机制调节科技人员去不同部门、行业及单位的走向;调节国家、社会、对各类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调节自学成才人员、军转人员、下岗、待聘人员、待业人员的再就业。如人才市场瞬息万变的供需矛盾,会对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提供反馈信息,但由于教育过程的长周期性,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是社会的热点之一。也存在部分高校、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比如去年还很抢手的IT业,今年对毕业生的需求并不看好,前几年热门的经贸、外语、会计等专业,除外语外,其他专业的需求有所降温。MBA则成为后起之秀,门庭若市。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改变用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专业人员的现状,按照各类专业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律,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和制度,使单位和个人双向选择,以达到人才和其它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结构。与此同时,各类人才智力的合理流动要以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形式发展需要,以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加速四化过程为目标;在保证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国家科技布局、群体智能结构和个体创造力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利益,使人才智力沿着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方向流动,这就需要建立有组织、有领导、多渠道、多类型的,以经济、法律杠杆为主要调节手段的,面向国内外的人才市场体系。

    人才市场模式的选择可以分步骤进行,使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既相衔接,又相区别。近期目标是建立面向社会服务的市场体系,搭起人才流动机制的基本框架;远期目标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政策。
    整个人才市场体系由“双轨四类四环节”组成,“双轨”是指要有人事部门和人才交流服务部门双重组织和管理;“四类”是指区域性人才市场、行业性人才市场、民办人才市场、国际人才市场四个层次;“四环节”是指:(1)人事部门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控制导向,对各类市场起监督指导作用。(2)由四类市场组成的人才智力市场体系。(3)各需求人才单位和科技人才智力,通过市场信息供需直接见面,互相选择。(4)完善人才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企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解除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
 
    二、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咨询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在内的统一市场体系。人才市场可以是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多形式的网络系统,它应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杠杆来进行调节、控制,做到宏观控制而不死,微观搞活而不乱,让人才市场有序运转。
    1、人才市场受国家规划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共同调节制约。中国的人才市场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府的行政支持和政策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因为人才智力的结构分布、流向和流量,直接关系着宏观经济的结构分布,影响着生产力的布局与所有制结构,这就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打破统包统配的、静止的、固定的人事管理制度,为各类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同时又要有计划地疏导科技人才智力合理流向,使各类技术人员流动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人尽其才,各展所长,进一步解决人才“盲流”、“逆流”现象。如目前国家正实施的西部开发计划,以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到西部安家落户。
    2、利用工资杠杆,灵活的户籍制度等特殊鼓励政策,调节人才智力合理流动。人才智力能否正常的合理流动,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就是工资待遇和户籍流动政策的灵活性。通过市场这一环节,采取“促控结合”的运行机制,综合结构利益导向,调节各类人才智力供求关系。上海人才市场在国内率先提出“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的用人观念及人才“柔性流动”的新模式,并推出建立上海绿卡制度、放开兼职、推行自由职业等措施,使上海成为优秀人才求职的首选城市。
    3、利用金融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的运转,为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导向,吸引科技人才随着资金、物质、技术、智力流动而流动,使人才市场的运转适应多种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改革和经营方式改变的要求。如北京市去年出台了软件人员特别优待政策,规定软件人员在第一次购房及购车时,可获政府的财政补助,补助金额可达个人上年已交纳个人所得税的80%,而国有控股软件企业可以从每年净资产增值部分中拿出总额不高于35%的比例,以股份期权形式奖励经营管理者和技术骨干。
    4、国家通过对市场的调控间接化、参数化等手段,参与市场流动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秩序,必须保护各类人才的平等权利不受侵犯,不管利用何种运行机制推动科技人才合理流动,都必须建立健全人才智力流动的调节社会组织形式,重视发挥人才智力交流机构在人才市场运行中的组织调节功能。人才流动管理机制的性质、职能、任务、职权范围等必须用法律形式加以明确规定,应享有政府人事部门同等调配权利。
    在建立健全人才运行机制的同时,还需创造出适应人才流动的社会环境:
    1、建立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的信息网络系统,构成国际、国内各地区之间相通的人才信息网络系统,重点发展高级人才市场和网上人才市场。
    2、围绕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和需求规划,大力发展中高等教育,衔接人才的“供、产、销”,发挥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的调节作用,沟通人力资源的供求渠道。
    3、改革对人才管理的高度集权和直接控制,下放和扩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和人才的择业自主权,打破人才的单位所有和部门垄断的封闭体制,建立市场就业制度。
    4、必须尽快组织制定人才流动立法工作,使人才市场规则法律化、条例化、公开化。从法律上保证专业技术人才的择业权,使人才智力流动工作有法可依。
    5、为使人才合理流动,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改革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尽快改变由户口决定人才职业的现象。
    6、发挥我国人才资源优势,加强劳务输出,鼓励支持中国人力资源大军流动到国际领域,争取更多的学习工作机会。
 
    三、人才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人才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深化提高阶段。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6107家,挂牌人才市场2564家,从业人员43731多人。仅2005年,各级政府从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共接待流动人员4446多万人次,帮助669万人实现了流动;人才市场网络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人才市场正在由“集市型”向“信息型”转变,人才市场已经具备了信息传递、评价推荐、余缺调剂、优化配置等社会化服务功能,广泛开展了人才中介、人才培训、人事档案管理等项任务,人事代理、人才测评和流动争议仲裁等创新性工作蓬勃发展:一是各类市场发展迅速。省市县政府人事部门主办的人才市场作为人才市场体系的基础,得到较快的发展,沈阳、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兰州等七大区域性人才市场已建成,20多个不同类型的专业性人才市场开始起步;二是市场活动日趋活跃。各类招聘会、洽谈会、竞聘会、供需见面会等市场活动此起彼伏,丰富多彩,各类人才每年进入人才市场的约1500万人次;三是市场立法、管理得到加强。人事部及各省市纷纷出台人才市场建设的法规,对人才中介组织和人才招聘会实行审批制度;四是市场服务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中介机构注重树立服务观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虽然我国人才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层次,但与现代化、专业化和产业化还相距甚远,与建立市场经济的要求很不适应。这种状况远远不能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人才市场的主体不到位。受政治、经济、体制及社会保障的影响,我国大多数高层管理和科技人才还没有进入市场。1998年由国家经贸委等机构主持的一项关于我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由主管部门任命者占75%,由董事会任命者占17%,由职代会选举者占0.3%,由企业内部招标竞争者占1.3%,由人才市场配置者占0.3%。
    2、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与人才供求密切相关的配套制度,由于改革力度不大,束缚着人才的自由流动。其中户籍管理制度是阻碍人才正常流动的主要障碍,而改革不到位的商品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干部管理的政治体制等,都在助长人才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依附心理,妨碍了人才的流动。
    3、不同性质的人才中介机构职能定位不清。国外人力资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市场化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属于中介、顾问性质,靠市场机制求发展,服务对象是以脑力劳动力为主的知识分子,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解决人力资源更好配置的问题;二是政府就业帮助体系,通常由政府与社会团体合办,负责培训安置;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失业救济问题。其实,后面两个层次是解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提供社会公益服务,保障社会安定,需要政府投入。在我国这三个层次的界限不清。
    4、人才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主要依赖于“骡马大会”式的现场交流,用人单位和人才之间缺少足够的双向选择机会,效率较低。特别是人才中介机构各自为战,相互封闭,难以形成有效的全国人才信息网络,信息管理滞后。
    5、人才市场的法制建设政策多,法规少。有关人才流动争议与仲裁、知识产权保护、违法违规的监督检查等法规条例还很不完备,有些政策已明显不适应于当前的形势,有的执行起来矛盾较多。
    6、人才市场秩序混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近年来政府出台不少政策法规,但仍有一些没有许可证的中介机构从事非法活动。有的合法的中介机构缺乏自我约束的职业道德,漫天要价,牟取非法暴利;有的则压低价格,搞不正当竞争。
    7、人才中介机构大多从业人员缺乏真正懂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才,或缺少相关专业的学习培训,这与其服务对象(有一部分是高级技术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不相适应。
 
    四、人才市场的走势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不仅是中国人才市场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人才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政策上、体制上、机制上都将进行全面“整合”。因此有必要对今后人才市场走势进行眺望分析。
    1、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外合资、合作的人才服务机构的“闪亮登场”,无疑会成为中国人才市场的新亮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目前在中国大陆以人力资源咨询等名义开展高级人才中介的“洋猎头”至少有500多家,有些已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了多次接触,“跨国联姻”的时代不久会来临,标志着中国人才市场将从“封闭”走向“开放”。
    2、从“单干”走向“联合”。面对“洋猎头”的拓展市场,国内人才市场负责人开始觉醒,要变强变大必须走集团化发展之路。2001年12月20日,由19家企业自愿投资3280万元组成的第一家“人才银行”——“天津北方人才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表明我国人才中介机构“合纵连横”的时代已经来临。
    3、从“垄断”走向“竞争”。长期以来政府人事部门的人才服务机构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既有行政职能,又是服务机构。只有走分类、脱钩、放权、搞活之路,逐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减少行政“垄断”,独立面向市场开展业务,才能走向市场竞争主体。
    4、从“管理”走向“服务”。人才市场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但当人才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层次后,必须按照市场模式进行运作,政府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要把原来“主办市场”向“管理市场”转变;从“管理市场”向“服务市场”转变,树立为人才服务的意识,自觉提高服务质量。
    5、从“政策”走向“法制”。多年来政府制定了许多促进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建设政策,保证了人才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后政府应从新审视对人才市场的调控手段和办法,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推动人才市场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出台,强化市场监督,逐步实现人才市场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加入WTO后,我国市场的建设环境也面临新的变化。首先是服务对象的需求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人才主动寻求流动的意识更强。同时,随着入世带来的更趋激烈的竞争,各类用人主体将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这些变化,既给人才市场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为人才市场的业务拓展开阔了广阔的前景。
 
(中科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主任  周建伟)
 
 
 
Copyright 1996-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京区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106号
电话/传真:(010)62661266/(010)6266124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EMAIL: dwxc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