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邮件登陆 办事指南 院机关平台 中国科学院
 
理论学习
首页 >> 党的建设 >> 理论学习
 
知识经济质疑

    物质经济能向知识经济转化吗?
  有的作者提出这样一种观点:“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还把这一“转变”提到“是21世纪不可抗拒的经济革命”的高度。果真如此吗?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只有首先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才能从事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活动。不可否认,未来在知识经济的诸生产要素中,知识要素的重要性将超过物质要素,但是,也必须承认,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物质要素。生产活动离不开知识,更离不开物质。物质生产需要知识,知识生产也需要物质基础。知识要凝结和物化在生产资料和产品中,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和物质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用一个方面来替代另一方面。说生产过程中新知识投入可以节约原料,从而减少物质要素的投入,那是对的;但是,知识投入不能完全替代物质投入。说在产品的价值量中,知识的价值超过物质的价值,这也是对的;但是,即使是纯知识产品也离不开物质载体,一般产品更离不开物质。衣食住行是人类一刻也不能缺少的,物质经济转变成知识经济以后,人类难道成了不食烟火的神仙?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人称农业社会。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人称工业社会。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正如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工业经济不能取代农业经济一样;进入信息社会以后,信息经济也不能取代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能由分离走向结合吗?
  有人著文认为,传统工业经济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异化,生产资料统治劳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劳动者的知识。知识和劳动者本身结合在一起了。生产资料统治劳动者的现象有可能由此发生改变,异化现象可能消失。这又是一个需要商榷的观点。
  在纯知识生产中,即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和其“生产资料”能否合二而一呢?纯知识生产中的劳动者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他们的劳动不是脱离客观环境的封闭思维活动,他们需要身外的条件。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说过:“图书情报和仪器装备是科学研究的两张翅膀。”这“两张翅膀”实际是科研工作者的生产资料,它是和科研工作者分离的。也就是说,作为知识生产的生产资料,并没有和劳动者结合在一起。科学技术越发达,科研所需要的技术装备越复杂,越昂贵。现代实验设备是个人的技能望尘莫及的。知识经济不是手工业经济,手工业匠人的技能和身体是不可分的。而现代科学研究,如果没有仪器装备,科研人员很难有所作为。而仪器装备投资之大,个别劳动者只能望洋兴叹。在技术密集的物质生产中,离开了昂贵的生产设备、仪器和计算机软件,劳动者更是无所作为。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其说是劳动者对仪器装备的依赖,不如说是对资本的依赖。
  知识都能装进经济这个“篮子”吗?
  知识经济的提出,表明经济发展更加依赖知识,但绝不表明,可以用完全经济的眼光来看待知识。尽管我们要从发展教育和知识创新体系来构筑发展经济的基础,但并不能把全部知识纳入经济范畴,更不应该完全用经济标准来衡量知识。
  如果把科学的任务仅仅归结于经济上的应用,那未免过于狭隘,也会阻碍科学的发展。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用货币衡量它的价值吗?如果说,技术上的发明是通过有控制的传播来维护发明者的利益的话,那么,科学知识则需要无限地传播来提高人类的素质。科学发现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如果把它当作商品,只供有支付能力的人享用,这就把多数人打入了无知的黑暗之中。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大力提高教育水平,但发展教育不完全是为了经济,更不能完全用经济眼光来构建教育制度,制定教育方针。
  因此,从宏观上我们可以谈论知识对经济的作用,谈论构建知识创新体系来发展经济,但在产业领域,在谈论“技术资本”时,就只能用“技术商品”这个概念了。
  
  

杨继绳 《北京日报》2001年1月22日

 
 
 
Copyright 1996-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京区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106号
电话/传真:(010)62661266/(010)6266124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EMAIL: dwxc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