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邮件登陆 办事指南 院机关平台 中国科学院
 
创新文化广场
首页 >> 创新文化广场 >> 创新文化广场
 
探索创新文化建设的新途径--记中科院北京分院创新文化广场的启动

    中科院的创新文化建设伴随着知识创新工程已走过十年。十年来,创新文化建设已经从起步阶段发展到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并成为支撑我院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文化的理念、探索和建设在中科院各研究所已经蔚然成风,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文化建设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往深里去,往高里提”是中科院各单位正在认真思索的重点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分院、京区党委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筹备,决定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综合京区单位的优势,全面启动创新文化广场的建设,努力打造分院的创新文化品牌,并为全院创新文化建设再上新的台阶进行有益的探索。

为创新文化建设奠定根基
    创新文化建设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提高中科院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为给创新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北京分院、京区党委协调了国家科学图书馆和行政管理局等单位,在国家科学图书馆及其外围广场打造了一个集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科学传播、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文化广场,旨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工作,探索培育中科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风尚、弘扬科学精神的新途径,并将其建设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家园,全面推进我院的创新文化建设。
    创新文化广场设有科学文化区、休闲文化区、体育文化区等,形成立体式多层次的面向院内外的辐射效应,为创新文化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撑。这一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根据场馆负责人介绍,2008年全年的活动中,仅各类的论坛、报告就已经接近180场,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场报告,文化广场的交流和传播功能已经初步显现。
京区创新文化建设需要优势集成
    在启动仪式上,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北京分院党组书记、京区党委书记何岩指出,创建创新文化广场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创新文化的深入开展,提升北京分院创新文化整体水平,提高创新文化的传播能力,营造和谐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因此,北京地区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北京中关村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科学图书馆在科学文化交流与传播、科学教育普及和行政管理局在体育活动设施、文化休闲场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协调统一,对内对外形成整体形象,促进北京地区所属单位创新文化的传播与普及。
    在这方面,北京分院、京区党委具有这一职能,京区各单位也有现实的需求,打造京区的创新文化建设品牌,需要各个单位共同努力,实现优势集成。而各单位在文化广场上组织的各类活动,无疑都是北京分院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整体合力,实现资源的共享共有。据此,北京分院成立了创新文化广场领导小组,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项国英,北京分院党组副书记、京区党委副书记杨建国,北京分院党组副书记、京区党委副书记刘松林以及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党委书记、副馆长许平,行政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吴建国,科学时报社社长、总编辑刘洪海,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分馆馆长陈丹,行政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宋秋生,院团委书记胥伟华等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统一指导和协调创新文化广场的建设。
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倡导是主要目的
    文化搭台,科学精神的培育却是主旨。根据广场的设置初衷,创建北京分院创新文化广场,就是要通过搭建创新文化传播平台,传播科学理念,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凝聚更多力量,为我院知识创新工程提供精神动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此外,广场还将为京区各单位广大职工提供开展科学文化、体育活动、文化休闲的文化活动场所,使科学、文化、健身、休闲相互交融,使广大职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共建共享和谐之美。
    北京分院创新文化广场举办的第一场活动就是以“喜迎奥运、科学健身、创新文化、和谐发展”为主题的迎奥运职工健身展示活动。它结合了健身展示和奥运的因素,体现了广场建设的体育功能。“创新为民,科技救灾”专题图片展则体现了广场的教育功能。总之,北京分院、京区党委正在探索属于科学院的创新文化建设和发展模式。
领导重视为文化广场的发展奠定未来
    创新文化广场启动仪式邀请了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北京分院党组书记、京区党委书记何岩等到会并为创新文化广场揭牌。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项国英以及其他领导和京区57个单位的党委书记参加了此次活动。北京分院党组副书记、京区党委副书记杨建国主持了启动仪式。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文化广场的发展奠定美好前景。
    我们有理由相信,集科学文化、体育活动、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北京分院创新文化广场,将为京区单位科研人员营造一个有利于“不同学科领域相互交叉渗透”,宽松、民主的科学氛围和文化交流环境;构建一个有利于跨研究所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交融、所与所之间合作互补、资源共享的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一个开放的、没有围墙的科学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窗口。
 
 
 
 
 
Copyright 1996-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京区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106号
电话/传真:(010)62661266/(010)6266124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EMAIL: dwxcb@cashq.ac.cn